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诚信文化

聚力基层基础建设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发布时间:2020/11/11|来源:|专栏:诚信文化

  攀枝花市“双线融合” “双轮驱动” ,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中心下移、资源下沉,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

  加强党建引领,打造社区红色引擎。不断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 在全市 6 个社区开展非户籍常住居民和党员参加社区“两委”换届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把非户籍常住居民党员选拔进入社区“两委”班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采用“1+1+N”运营模式(一个服务平台、一个枢纽型社会组织、N 个入驻的社会组织)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每个社区平均拥有社会组织达到 11 个。

  防范化解矛盾,筑牢网格稳定根基。坚持关口前移、加强风险防控, 努力让市域成为防范化解重大矛盾风险和群体性聚集事件的“终点站” 。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源头预防化解风险隐患,充分发挥网格员“铁脚板”优势,落实“常态巡查” “一日双巡” ,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管控,力争现实性风险“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趋势性风险“科学评估、及时化解” 。全面收集网上网下情报信息,第一时间预警预防预测,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突出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与基层网格融合,全面推行“三官一律”进社区入网格,加强困难群众、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发挥社区干部、网格员等人缘地缘优势, 对各类诉求和问题及时掌握、 预警、 调处,实现“事在格中办、人在格中管、信息格中采、风险格中消” 。

  加强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围绕居民需求,突出为“老” 、为“小”以及特殊群体服务,大力改进社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实施每个社区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 400 平方米、活动场所面积不低于 400 平方米的“双四百”工程。今年以来,投入社区建设资金 580 余万元,新建和改扩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10 个, 实现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到 32 平方米。突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基层水平。推行社区“两委”成员选举与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开考聘相结合的复合式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模式, 严格落实社区工作者五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全面建立社区工作者基本报酬、 办公经费及 “五险一金”的自然增长机制。目前,全市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 39 岁,高中以上学历占 98%,专精结合的强有力社区人才队伍全面建成。

  强化法治教育,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坚持社会治理,普法先行,深入推进“法律进校园” 、法律进村(社区)等一系列活动,筑牢青少年思想防线,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根基。以东区为例,积极响应“法治进校园”活动部署,以一支“五心”团队、一张宣讲“菜单” 、三个专业载体为主的“113”工作模式,助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质效双提升,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攀枝花样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