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信用动态 >> 市内动态 >> 市级部门动态

盐边:三大路径打造“红色文化”名片

发布时间:2021/10/14|来源:|专栏:市级部门动态

  李晓红 本报记者 梁波 文/图 “在加快‘钒钛首县、滋味盐边’建设中,我们立足盐边红色资源,以县烈士陵园为核心,千方百计打造‘红色文化’名片,为推动发展凝聚精神力量。”10月9日,盐边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烈士陵园修缮提升项目纳入了2021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计划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将于今年11月完工。届时,烈士陵园将更好发挥在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阵地作用。

  盐边是一个“长满”英雄故事的地方,从1950年剿匪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到支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从铁血无畏的成昆铁路,到三线建设的激情岁月;从举世瞩目的二滩大坝,到美丽的山水康养胜地……是无数前赴后继的英雄们在笮山若水创造了奇迹。

  回望来时路,是为了沿着英雄的足迹,面向未来,阔步前行。近年来,盐边县通过强化阵地建设、扎实做好服务、搭建多远平台等三大路径,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盐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阵地建设 建好精神家园

  为延续红色血脉,历史上,盐边县对烈士陵园进行了三次迁建。1959年,在原县城一公里外的狮子山建立盐边县烈士陵园;1970年,因狮子山地质滑坡,烈士陵园迁至三面环山景色秀丽的犀牛山;1996年,为支持二滩水电站建设,烈士陵园迁至桐子林镇。

  第三次迁建后,为抓好集中管护,盐边对全县烈士纪念设施进行了普查,对烈士陵园原有的烈士纪念碑、纪念亭、烈士墓按照“一墓一档”原则进行详细登记造册;对散葬在各乡镇的烈士纪念设施、烈士墓进行普查登记造册,最终确认散葬烈士墓碑259座,并于2000年8月共同迁入新建烈士陵园,比国家要求将散葬烈士墓迁入烈士陵园集中安葬管理的时间早了13年。

  目前,盐边烈士陵园内,共安葬革命烈士383名,其中,解放盐边烈士206名、抗美援朝烈士32名、建设盐边烈士86名、建设成昆铁路烈士59名。

  为进一步发挥烈士陵园的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修建了纪念碑、管理房、纪念馆、纪念广场,能同时容纳3000余人开展祭扫活动。

  抓好烈士陵园的软件建设。2016年,盐边县制定了“一年小变样,三年大变样”的三年行动计划,向社会各界倡议“我为烈士种棵树”行动;县圣水陵园有限公司提供价值2万余元的三角梅、鸭脚梅等树苗;驻盐部队官兵、青年志愿者义务挖树坑、植树500余株;县自来水公司免费为烈士陵园安装绿化用水管网1200米……如今,盐边县烈士陵园已成为四川省首批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验基地、攀枝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攀枝花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扎实做好服务 着力办好实事

  盐边县以“为英雄服务”为切入点,把服务延伸到传承红色基因的每一个环节。

  开展代祭服务。近2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各界纷纷在线上开展祭奠活动,盐边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开展线下的代祭志愿服务,2020年以来,共计开展80余次代祭服务。其中,2020年4月2日,受原铁道兵刘月清等人委托,为安葬在烈士陵园内的59名建设成昆铁路烈士开展了现场连线祭扫活动。2020年和2021年,盐边县烈士陵园是全市唯一线下开展祭扫活动的陵园。

  开展寻亲活动。盐边县加强规范烈士档案管理,加强“内圈”“中圈”“外圈”协调联动,将烈士陵园内“与家人失去联系”的烈士信息通过多种渠道推送,同时接收县域外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相关信息;将近年无亲人祭扫的烈士信息完善后上传到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中华英烈网、四川英烈堂、市县退役军人局官方网站、烈士寻亲公益栏目等,积极开展为烈士寻亲的相关工作。

  2021年4月2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开通“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一份为100名烈士寻亲的启示刊载在人民网上,其中就有安葬在盐边县烈士陵园的河北籍烈士吕文魁。看到启示,攀枝花市、盐边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立即行动起来,于4月2日发布烈士寻亲信息,4月3日有了反馈信息,4月7日得到确认,4月8日收到烈士亲属的相关信息,4月10日开展了现场连线。这次烈士寻亲的速度之快、社会关注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盐边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再接再厉,落实了专人牵头负责烈士寻亲工作,对外公布了联系方式等,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确保能及时收集到相关信息。截至目前,先后为金如忠、洪语芳、任立儿等9名烈士找到亲人。

  搭建多元平台 承继英雄事业

  盐边县把着力挖掘、整理、展现英雄事迹,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落脚点。

  挖掘英雄事迹。2020年初,依托县烈士陵园红色资源,克服烈士牺牲时间久远、档案管理不规范、事迹故事少、收集整理难度大等困难,聘请专业团队,投入资金16万元,重点对解放盐边、建设盐边及成昆铁路建设牺牲的英雄故事进行了挖掘。组织人员到成都走访了26名铁道老兵、到盐边北部山区走访烈士子女及村民,通过实地走访烈士亲属、战友等,记录、拍摄烈士故事,先后制作了《解放盐边》《建设盐边》《战成昆》《烈士寻亲》等微视频;组织出版了《战成昆》《大石房》等长篇小说。制作的微视频在纪念馆循环播放,同时纳入了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素材。

  讲好英雄故事。2020年9月组建了一支由战斗英雄、烈属、优秀退役军人、烈士故事讲解员、少先队辅导员等组成的红色宣讲小分队,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讲述英雄故事,宣传英雄事迹。宣讲小分队深入军营、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开设红色故事大讲堂;邀请驻盐部队官兵、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中小学生、企业员工走进讲堂,先后开展宣讲活动20余场次。

  2020年是攀枝花市开发建设55周年、成昆铁路通车50周年,为传承“成昆精神”,市委、市政府将纪录片《战成昆》首播仪式纳入了攀枝花首届“三线文化周”活动内容,在盐边县二滩展览馆举行了首播仪式。盐边制作、创作的关于英雄事迹的视频、文字、照片,在各大平台推送,掀起了“颂英雄、赞英雄”的热潮。盐边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了县拥军优属志愿服务队,目前共有队员360人,成为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力军;培养了包括2名优秀教师在内的3名义务讲解员。盐边退役军人朱尔伙、毛德华、杨德元等人的先进事迹通过报刊、广播、网络等平台传播,被“学习强国”APP和新华社、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等采用,传递了强大正能量。

相关文章